山东交通大学怎么样?
山东交通学院坐落于历史悠久的泉城济南,是全国唯一的一所以交通为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济南铁道学院,创建于1956年,原铁道部直属独立设置的铁路院校,历经50多年的发展,现为山东省省属重点高校。 学校占地3033亩,校舍面积约66.62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18万余册,固定资产总值近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761万元。学校设有30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高职)专业,2个专业硕士点,36个研究机构,35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38个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文交叉渗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全日制普通在校本专科学生25000余人。其中教师1677人,教授、副教授504人,博士、硕士5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3人。铁道机车车辆工程为省级重点强化建设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及“电气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果。“十五”期间,有33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其中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门课程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拥有18个省级品牌、特色和重点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次通过率分别达到86.03%、60.21%,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通过率29和37个百分点;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达到68.5%,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36个百分点;学生每年参加国内外交流、社会实践等活动达8000余人次;近三年来,在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励305余项。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2007年学校就业率达93.8%,居山东省同类高校前列。
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学校发展的“双轮”和“两翼”。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大学科技园、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多项科研科技创新平台的申报、建设和实施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和科技开发活动。“十五”以来,学校完成和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98余项,有6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0余项获得其他科技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37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0余部。为全国、特别是山东地区培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0000余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面向社会,面向世界,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先后与全国100余家铁路局、设计院、城市轨道集团公司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实效。“十五”以来学校与济南市交通局、济南市规划局等单位分别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经教育部批准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本科、专科生统一招生计划。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特色,优化结构,强化优势,加速突破,加快发展”的思路,立足山东,服务全国,面向交通及交通相关产业,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骨干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着力稳定成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经过五年的努力,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规模适度,办学层次和类别结构合理,交通特色鲜明,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综合素质高,在道路、桥梁、城市轨道和电气化铁路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管理和科研人才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我国交通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