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蒸饭比煮饭好吃?
我小时候特别爱吃奶奶蒸的米饭,清香软糯,嚼起来还有点弹口儿... 后来去了外地读书工作,每年回一次家,每次都会问奶奶要不要帮我蒸点米饭带在路上吃,从上学时期带盒装米饭到工作后带电饭煲,总之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但这次回来我发现奶奶做的米饭再也没有那个味道了,同样是蒸得软软的饭粒,嚼着却没有一点嚼劲,整碗饭吃起来软绵绵的。我问奶奶原因是不是用电饭煲的缘故,她说也不是,以前用土灶烧火做饭的时候也很容易糊锅呀! 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一样的做法,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直到前天我烧中饭,正巧妈妈过来问我中午吃什么,我说吃米饭吧,然后我就开始洗米、淘米、煮饭.... 一切和奶奶当年做的一模一样,唯独不一样的是我往锅中加水时多加了少量的醋,因为我想起了母亲以前跟我说的话“煮饭加点醋,米饭会跟刚出锅似的” 结果真的不一样了,当我打开电饭锅盖的那一刻,扑鼻而来的就是一股清香,舀一口米饭入口,明显感觉到有劲道而富有弹性,嚼起来香甜软糯,真的和小时候吃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口感!
所以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什么蒸出来的米饭会比煮出来的更好吃呢?我觉得可能是“蒸”这个词包含了太多人的想象和细节,从选米洗米到烹煮,中间包含了无数的人为细节,而这些细节可能远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但我相信一定是可以找到缘由的,毕竟咱们中华民族就是个讲究吃的民族啊!比如我们当地有一种说法是夏天煮的米饭特别容易发馊,那是因为夏天的炎热让人们的出汗量增加,体内流失了大量的电解质,而这正是导致米饭变酸变质的主要原因。 所以吃饭看似很简单,其实里面大有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