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哪些景点免门票?
现在,天水所有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军人及公安公安民警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免费时间从疫情结束景区开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秦安县大地湾遗址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北倚秦岭,南屏陇山,东邻平凉,西接定西和天水,属渭河河谷地带。这里气候温湿,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土壤肥沃深厚,是黄土高原自然条件较佳的地区之一。 在广袤的秦安大地上,分布着数以百计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中最大的便是大地湾遗址了,大地湾距今已有8000—4800年的历史,被誉为“文明之源”、“华夏第一村”。 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发现于1958 年,总面积约50余万平方米,分为一、二、三、四、五期文化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遗址中保存有大量建筑基址和其他遗迹,有居住、祭祀、制陶等作坊以及墓葬区。这些建筑基址都是先筑墙后建房的半地下式房屋,其规模之大、布局之整齐,为仰韶时期的同类建筑所罕见;在地面上的柱洞排列十分有序,有的呈纵排,类似后世的长街、大街,有的呈横排,似当时的主干道或小巷道。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房基内有一口长方形深井,可能是一种宗教祭祀用的圣物。 从出土的石器中,有磨制光滑的石斧、石铲、石锤、石锛、石凿、石刀和石矛等生产工具;有雕刻精致的鱼形鼎足和锥状鼎足;还有穿孔骨器、石环、象牙梳、牙雕兽面饰和人像等装饰品。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次之,陶色分红、灰两种,主要器形有鼎、罐、瓮、盆、钵、碟、碗、杯、壶、尖底瓶、圈足器等百余种,彩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纹饰复杂美观。 马家塬战国墓群 这处墓地位于秦安县安伏乡祁家村东北约800米处,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共有古墓葬36座,系战国时期秦国贵族墓地。
1979-1981年间,考古工作者对这里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各式墓葬33座,随棺椁而得的文物约有上千件,其中以青铜器最多。此外还有玉器、铁器和陶器等。青铜器的种类主要是兵器,包括剑、戈、弩机等各类武器,也有车马器与杂器,另外还有铜镜、钱范等日常生活用品。其中部分青铜兵器为秦国的标准兵器,具有明显的秦文化特征,这说明该墓地的年代下限应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
天水市博物馆 天水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五帝时代。早在商代,武王伐纣以后周武王便分封伯夷为唐国诸侯,建都于唐城(今天水市麦积区),史称唐叔虞。 西汉初年,设天门县,北魏时改为上邽县至今。隋朝初年改上邽名为天水郡,因水上承天河(黄河),下注沔水(渭河)而得名。唐朝时又复名甘谷,直到明朝才正式定名为天水县。
解放后,1985年撤县设市,1995年划归甘肃省政府直辖,成为今天的天水市,也是甘肃省唯一的省辖市。2006年,为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市政府决定在天水老街的基础上修建一个综合性旅游服务中心——天水市博物馆,并于当年竣工,成为天水市区的重要旅游景点。 馆内藏品丰富,上起旧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明清时期,共收藏各类文物近万件,其中有国家级珍贵文物13件、省级珍贵文物19件,馆藏精品有西阴人骨刻符、马家塬战国墓出土的青铜礼乐器,东汉画像砖和木牍,新莽钱币和铜镜,魏晋南北朝画像砖,隋代青瓷莲花尊,宋代耀州窑青瓷刻花碗,元代青花瓷,明代宣德、成化官窑瓷器,清代青花斗笠碗和景泰蓝盘以及民国银锭等等。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博物馆还常年举办其他专题展览,如《丝绸之路上的瑰宝》、《甘肃历史名人展》、《天水市革命斗争简史展》等等,欢迎大家前去参观。
另外,天水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值得游览、观赏。比如位于秦州区城西的麦积山石窟,它始建于公元384年,历经1600多年的开凿才完成,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素有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之称。还有位于清水县的南郭寺,这里山势险峻,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游人登临览胜之地,寺院周围有杜甫草堂、太白亭、武侯祠等众多古迹,是秦州八景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