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积温是多少?

鱼寒楠鱼寒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历史数据看,近几年每年到冬至日(12月22日),全国平均积温都小于800℃,2015年到冬至日全国平均积温甚至只有640.9℃。 到了小寒节气(1月5-6日),虽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但气温仍然继续升高。在华北及黄淮西部已有少部分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黄淮东部和江南等地则开始出现降雨。

此时,我国北方的内蒙古、东北地区以及华北北部等地已经历了半年以上的寒冷冬季,累积降温幅度通常可达20℃以上;而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温暖如初;华南地区更是春意盎然、草木繁茂。

根据气候学家们的统计分析,如果气温低于某一数值,比如说是5℃,那么在这一年当中,就有5%的概率发生冻害,也就是低温对作物造成的伤害。当气温低于0℃时,危害的概率就达到50%。因此当气温高于0℃而低于5℃的时候,作物就很容易遭受低温冷害了。 在传统的温度指标中,以0℃作为分界,将气温低于0℃定义为“冷”,高于0℃定义为“暖”。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导致各地“冷”和“暖”的定义并不是划一条线这么简单的。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一些海拔较高、地形较为封闭的地区,一年里可能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温度都是0℃以下,甚至在春季还会出现霜冻。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其抗寒能力自然要比生长在长江中下游的植株要强许多。 但是,现在气候的变化趋势跟以前不一样了。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强,近年来各地极端气温不断被刷新。所以,以前的“老经验”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