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重庆地铁吗?
不,因为小米没有汽车! 小米目前或者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自己的汽车。所以不可能进入乘用车领域(当然,像滴滴这样的网约车的概念或许以后会有)。 但小米有智能交通方面的规划,就在前几天刚刚发布了关于智能停车系统的调研报告。 小米在报告中显示,目前已建成的智能系统车位平均停车辆率543辆/小时,车场平均营收28.1元/车位·小时,每日收入高达70多万元;投放市场后,预计年营业收入将超过2亿元。
其实这不仅是小米在布局智能出行领域,也是所有科技互联网企业都在涌入的赛道。比如阿里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图森,刚宣布完成C轮1.6亿美元融资;百度投资了自动代客泊车创新企业——博泰,最近还发布了一款新车——阿波罗一号试制车等等。可见竞争程度有多激烈。 而从小米发布的报告来看,其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十余个城市进行了智能停车系统的建设。而且数据也表明,这些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另外从报告中所提到的价格上来看,小米的这个智能停车系统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日后可以降低成本,估计市场份额会大幅提升。 不过,小米的这项业务看似“赚钱”,但实际可能亏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米做这个的目的不在于挣钱,而是在于占领市场,扩大自己在智能化这条跑道上领先对手的优势。想想看,一旦小米的智能设备遍布全国各个小区,那它在对业主的掌控上就拥有了先人一步的条件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