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前面是什么生肖?
1.猴年之前,是鸡年或狗年。因为根据干支纪年的算法,一个甲子60年,子鼠开始,卯兔结束,而酉鸡和戌狗分别处于第二和第三个花甲的第24位和第31位。 比如公元元年,正是西汉平帝刘衎即位的年份,这一年是甲午,天干甲第5位,地支午第7位,组合为“甲午”,按照干支算法,5+7=12,所以这一年是壬寅年(虎),又因为农历正月为寅月,那么这一年就被称为“壬寅虎年”。
再如公元968年,北宋太宗赵光义即位,这一年是戊午,第5位,那么前一年就是丁巳蛇年。后一年是己未羊年。 又如明朝崇祯皇帝也就是位,公元1628年是戊辰龙年,此前一年是丁卯兔年。
当然,如果往前追溯,这种推算方法就没用了,因为干支纪年最早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但那时候是一年中无论大小月都算30天,只有闰月才加一天,所以前面12个月不可能出现农历初一的情况。而“十二月为阴历”的说法是汉代以后才有的。因此古代许多史书对于月份和干支的对应关系出现了前后矛盾的现象便是有据可循的了。
2.其实,最准确的属相应该由出生农历日期确定,而且不同地区、年代的人属相也有差异。 因为我国传统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有阳历的成分,也有阴历的成分,还掺进了二十四节气,而每一个节气的起始时间点并不是确定的,有固定的时间范围,这个范围可能长达几天甚至几十天。
以春节为例,实际上公历每月初一是春节,而不是农历每月初一。而春节以前,在旧历腊月二十三以前,还有“小年”,小年的前一天是“腊八”,而腊八在阳历中的日期也是不固定的。 小年这一天各地风俗不一样,有的是农历腊月二十四,而有的是农历腊月二十五。至于除夕和春节就更不靠谱了,按阳历计算,除夕最早是在冬至后一个月(12.22),最晚是在冬至后两个月(1.21),而春节最早在正月初四(1.24),最晚在正月十五(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