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中是什么生肖?
是牛,在牛群中,有领头的牛,也有跟班跑的小牛。 十二生肖中,老鼠、牛、老虎等动物一开始并不是第一。如老鼠不是第一,而是倒数第二;而牛在十二种动物中排第二位,它原来可是“老大”哦! 那么,为什么后来老鼠成了第一呢?这还要从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属相”说起。 相传,古时候,属相这一习俗最早起源于中国汉代。东汉郑玄撰写的《礼记·月令》中说,正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农事莫大焉,始作畎亩,行春令”。这里提到了“太岁”、“岁阴”和“岁阳”。
据《史记·天官书》,“太岁”是一种彗星,“岁阴”、“岁阳”分别为“太阴”与“太阳”的别称。每月都有“岁阴”和“岁阳”,全年两两相配共有六对。每对新出现的“岁阴”与“岁阳”所夹的日期,就是农历的节气。 后来,人们发现每年立春那天,都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或初二。于是,就把这个带有吉祥色彩的日子作为农历新年的开始,并延续至今。这样,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了。 而十二生肖则是最早见于文献的属相(参见下篇)。
不过,这些文字记载并不完整,且有些矛盾。如南朝萧梁时期文学家陶弘景所著《五行大义》中说:“寅虎辰龙巳蛇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子鼠丑牛”——这里的“午马未羊”好像应该换成“卯兔”和“辰龙”。又据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十二生肖中的“鼠”应为“子鼠”而非“午马”。
到了清代,人们逐渐采用干支为农历和新字的代表,即把农历的每月分为初一叫“子时”,初十叫“午时”等,用现代术语说就是“以朔望定月经,以二十四节气定节气”。这样,“子月”就是今年的十一月,“寅月”就是明年的一月,依次推下去。 在民间传说中,还有一种以“十二神”代替“十二生肖”的说法。 这种“十二神”之说,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明万历五年(1577年),江西饶州知府张汝霖撰文纪念朱熹时,便提到“建阳先哲朱文公有论十二气歌”。这里的“十二气歌”说的就是“十二月花”。同时,这首流传千古的《十二月花歌》还收入到明代田艺蘅所著的《留青日札》中。
《十二月花歌》这样写道: 正月桃花粉面羞,二月杏花带醉眉。 三月杜鹃红似火,四月牡丹真国色。 五月石榴红艳艳,六月莲花高似日。 七月栀子口中香,八月桂花满树黄。 九月菊花傲霜雪,十月芙蓉显小娇。 十一月山茶新开花,十二月水仙案上供。 当然,还有以“二十八宿”代“十二生肖”的说法。这种传说多见于西域以及中原北方地区。 还有一些其他传说的“动物明星团”,比如“猫和老鼠”“熊和大象”“狮子和羚羊”“骆驼和老黄牛”……它们分别代表“子鼠”“寅虎”“卯兔”“辰龙”“巳蛇”或“未羊”“午马”“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几个形象作为代表,说法也不少。例如明代学者罗洪先在《春秋地理志》中提出“盖取诸物之象为姓氏者”;而清人顾炎武则在《日知录》中提到“此盖以十二属相配十二地支,而以每季之首分配各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