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五行属什么?
“蚁”这个汉字,在汉代的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里有解释: 蚁,螘也。从虫、仪声。 段玉裁注云: 蟻,亦作螘。按,蟻之偏旁,古今不同⋯⋯(此略) 而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通雅·文字》里则认为 “蟻”本作“儀”: 葢音義與「儀」同者,古「儀」「蟻」互用,如《詩》「蕭蕭馬鳴」、《周頌》「有駜載駟」是也。後世別為一字,謂之音義皆異者,非矣。若《爾雅》所釋“螘”字,則又漢師改易之字耳。 这段论述很有意思,它提示我们,在文字学领域,“形”“音”“义”这三个元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甚至有时候会发生异化的。
首先来说“形”,“蟻”与“儀”在古代并不是同一个字,它们的形体并不相似;而“儀”字在春秋战国时代写成“旟”或“旂”,与“蟻”的“蟲”部也十分相像。可见,“形似”并不是判定古文与繁文的一个标准。
其次来说“音”,“儀”和“蟻”的读音是一样的,都是yí或者āi。而且,根据《诗经》等先秦文献看,“儀”或“蟻”,上古音都读作/ajʔ/,也就是说它们是双声字的概率很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儀”和“蟻”在上古音里都属于鱼部,但是它们在中古以后的读音出现了分化,“儀”属陽去,“蟻”属陰去。
再次来说“义”,“儀”和“蟻”的词义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指“蚂蚁”。 最后总结一下,“蟻”和“儀”的关系应该是这样一种情况:这两个字并不是同一字,但在古代,它们经常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