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企业贪污案例?
这个案子最奇葩的地方就是,王老吉和加多宝打官司打了好几年,结果最后发现,两兄弟都是被自己人给坑了! 事情的起因是2010年广东凉茶集团(也就是后来的加多宝)的总经理胡志浩指使财务总监袁晓秋做假账,然后向董事会汇报说公司亏损,需要变卖资产来维持经营。当时正处金融危机时期,外资对风险把控非常严格,因此董事会没有通过胡志浩的建议。
不料胡志浩居然勾结外商,隐瞒真相,以极低的价格对外商转让自己的股份,其中就包括了王老吉商标权(其实当时凉茶集团的主要资产并不是王老吉商标,而是厂房、设备等实物,只不过因为当时正在建设新工厂,而即将建成的新厂大部分设备都已购买,因而暂时无法移动的生产型机器才会占了很大一部分)。
由于之前已经做过假账,所以尽管实物资产并没有大量流失,但由于之前账面上已经显示巨额亏损,因此对外还是呈现资不抵债的状态。之后虽然经审计发现之前的造假行为,但为时已晚,外商已依虚假交易申报了退税,税务机关也已经审核通过并返还了部分税款。
更糟的是,由于外商持有的股票已经被司法冻结,为了尽快拿到退款,王老吉不得不主动寻求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王老吉支付给外商2.5亿元,外商放弃其他请求,并协助办理注销股权质押登记手续。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这帮骗子也太没职业道德了吧,居然把自己的同伙供出来。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位胡总后来因为贪污腐败被调查时,供出了自己是受袁晓秋所托而犯下错误。
更为离奇的是,检察院在审理此案时,还特地将行贿的袁晓秋与受贿的胡志明安排到同一间监狱服刑,真是难为他们了……
王浩在加多宝公司广东珠海片区做配送员,负责给当地的凉茶经销商送饮料。2012 年上半年,为了冲业绩,他的销售主管给他下达了每周必须做 288 箱凉茶的任务,比正常的订单数量增加了一倍。
王浩觉得很为难,因为每周增加这么多的箱数,他一个配送员根本就送不完。销售主管就教他一个方法,让他想办法去找已经报废了的条码,再找到与条码对应的实际啤酒箱,然后用新的拉环打在空箱上,再扫描条码冲业绩。
之后,每次他把报废条码的商品箱送到销售内勤那里,就会说:“这批箱子报废了,你找一批新的箱子给我换吧。” 换回箱子后,他就拿到废品收购站卖钱,再把货款给销售主管,销售主管又把钱给片区经理。2012 年 6 月 15 日,王浩被加多宝公司怀疑用假条码冲业务,被刑事拘留。
无独有偶,2015 年 1 月 24 日,加多宝公司员工刘亮因利用假条码骗取公司 23 万余元,被广州白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 5000 元。
刘亮是加多宝公司配送员,负责运送饮料。2013 年底,他的销售经理给了他一个完成销售任务的办法,就是利用假条码冲业绩,这样他不用做真实的销售业务也能获得提成。
刘亮称,用假条码冲销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做条码”,即用废旧的纸箱制作啤酒箱,再把已经报废的条码贴上,然后扫描这个条码入电脑,再把货退回仓库,“做条码”的钱给刘亮分配 40%,剩下 60%给安排他做事的销售经理。
第二种是换上新的条码,直接冲销量,然后把货留在仓库里。条码和啤酒箱是通过中间人弄来的,一箱 3 元钱。他用这两种方法骗取公司 23 万余元。
2013 年 9 月至 2014 年 4 月,加多宝广州分公司有 12 名员工因扫描假条码和虚假送货骗取公司钱款,被分批以职务侵占罪和诈骗罪起诉到白云区法院。
在这 12 起案件中,销售主管和销售人员通过内外勾结,利用假条码、空箱等冲销量 30 多万箱,骗取公司销售返利等钱款近 200 万元,在白云法院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 3 个月至 6 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