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建设什么意思?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建设”,即创造、设置、建造等意思。 那“五行建设”的意思就是说,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来构建、创造、设置、建造什么东西。 但是这里面没有提到空间和时间概念(古人没这俩概念)所以这个问题就不好答了。比如说“木行”“火行”“水行”这些是描述“五行”的词语,但是具体所指什么就很难说了。 因为古代科技水平低,人们很难对自然界进行定量分析(连测量工具都没有)所以这种哲学性质的“五行为什么能创生万物”的说法就永远只能是猜测。而现代科学则能把问题推向实证阶段——只要找到其中某两个元素(可以是阴阳也可以是金木水火土)有某种确定的变化关系(定量且可验证)就可以通过其他元素的加入来解释剩余未涉及的内容;
再进一步,如果可以找到某个特定组合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就能运用相对论或者量子力学之类的理论对此过程加以解释进而建立完整的体系。当然这个过程是很复杂的要一步步来的。 现在对于“五行”的研究基本都是按照古代阴阳五行家的思路来进行猜测性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出了多少成果?有多少科学价值?那就不得而知了……
为五行中的一个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并称。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气构成的。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是在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变化中产生的,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即所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同时“行”又有行迹、归向和规律之意,“五行”合称便是指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变化中生成、发展的过程和行迹、规律,即所谓“五行之变,不可胜言”(《周易》)。
在中国哲学史上,五行说作为战国后期黄老学派和五行学派的一种宇宙观与宇宙生成图式,曾被用作对宇宙万物的本原、构成、变异等问题进行说明的学说。到汉代,五行说又与中国古代天人感应学说相结合,演绎出一整套神秘的哲学宗教理论。这种以五行推演一切的理论在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对五行的涵义,历来有多种诠释。按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其内容虽有五,而生成只是其一。一物又分生出五物,五物又生出一切物。这里,就蕴涵着万物生成的原理。汉代纬书的《龙鱼河图》就说:“天用五气成物,地用五行化形,有五德升降,以佐天四时五行”。这种从五气、五行、五德生“万物”和“四时五行”的观点,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