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音如何对应五行?
“纳音”中的“音”,指的就是中国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 “纳音”就是五声调的“纳入”和“归属”。 以现代五声音阶记谱为例,“宫”对应的符号是do,“商”对应的是re,“角”对应fa。。。以此类推。
而“纳音”,就是把这种以 do 开始的乐器的音色,归到某个五行中去。 以金为代表: “沙中金”———对应的是西元1609年至1754年间制作的乐器所发出的音乐。这一时期的乐器制造工艺达到一个高峰,出现了大批优秀的乐师,如郭子章、马苏、朱雅轩等,并流传下《治器录》这样的著作。
《治器录》记载:“凡铸剑须铜、锡各半为炼,或四铜一锡,或三铜二锡亦可,切不可全用铜。其色红为上,次青,又次黑。”以铜为主、锡为次的金属材料,呈现红色的,象征五行属金的乐器,发出 的音乐,就被归属到“沙中金”这个“纳音”中来了; 以水为代表: “大海水”———表示在西元前1238年至西元后1279年之间的海水。在这一时期,海上交通便利,各国往来频繁,使中国与外国的商贸文化交流得到发展,并促进了海外移民。海上来往的船只,有运货的、载客的,还有采掘矿产的。这些船只经过千辛万苦,从浩瀚无际的大海里驶来,终于在中国某个港口停下了。
此时,船上的乐器奏起了悦耳的音乐,迎接它来自遥远家乡的人们,这音乐被归于“大海水”这个“纳音”当中。 而“音”,就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五声调式——这和我们现代使用的十二平均律不一样。
古人所说的“五音”,其实是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其中的“商”音,在今天的简谱里用2表示,在古琴中用右手指间作“拂注”“列缺”两指作声。其他诸音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