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波动率看什么?

阙勤威阙勤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历史波动率的维度去看待股市的波动,分为日度、月度、季度和年度波动率,分别对应短、中、长不同的时间和周期, 反映在图像上就是下面这样的(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 从日度的波动情况来看,最近10年来的最大单日波幅是2015年的股灾,当日上证综指大跌超过9%,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均大跌逾6%;其次是在2014年12月,当日上证综指暴跌7.98%,深成指与创业板指亦大幅下跌。而过去10年间涨幅最大的几天则出现在2013年6月和7月,彼时上证综指累计上涨约15%,期间最大单日涨幅超5%。 按月度计算的最大涨跌情况,发生在2007年和2015年,当月上海综合指数分别大涨或大跌了19.23%和14.86%,其余月份波动幅度多在6%以内。

按季度统计的最大涨跌幅情况,2010年至2014年是A股历史上难得的震荡期,这期间每个季度最多跌去1%,最少涨2%,行情整体呈反复震荡走势。而此前几个季度以及此后几个季度的情况则更加糟糕:最大跌幅接近20%,最小涨幅不到1%——这说明在2010年到2014年间,A股的估值水平处在相对合理的区间内,且较为稳定。

从年度数据上看,2014年成为过去十年里唯一全年净下跌的年份,当年上证综指累计下跌了11.28%,其他年份均收获正收益,最高的是2013年,全年涨幅达22.6%。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2007年和2015年的大牛市中也并未出现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连续上涨年段,说明A股市场的波动性仍然很大,难以吸引长线资金青睐。

姬军涛姬军涛优质答主

分析中国股市波动率不能脱离波动性的根本属性,即衡量一个事件偏离均值的程度。比如上证指数过去10年的年化波动率是37%,意味着年度涨跌幅在37%以内都属于正常情况,如果某一年涨跌幅达到50%了,那就是一个偏离度很大的极端情况。当然年度行情的波动往往很大,如果换成周度来看,上证指数周度波动率1%不到,那就是每年大约30%的幅度。

根据指数的涨跌计算波动率

计算波动率有指数的涨跌幅,也有收益的方差等不同算法,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因为涨跌是离均值的距离,而方差是波动率的平方。在计算上,一般是取对数收益率作为实际的计算数值,而不是涨跌幅。

不同周期的波动率

波动率会受到持有期的影响,持有期为1天的波动率一般低于1周的、1周的又低于1个月的,所以要按照周期来分析波动率。在度量波动率的时候选择的样本也会影响计算的结果,所以指数选择和样本量也需要在分析时仔细确认。

用IV来辅助分析

IV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波动率的预测和预期,而RV或者ER(实现波动率)则是已经发生的结果。可以用IV来辅助分析当前的波动率状态。从历史走势上来看,一般IV的走势和ER比较接近,但是在特殊时期,尤其是行情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IV可能会对ER形成偏离,所以可以结合ER看IV当前的偏离程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