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可信吗?

欧禹鹏欧禹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信不信”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其次,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周易》、阴阳、五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先说说古人对于这三个东西是怎么看的吧: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周易》; “五行,金木水火土……此其道也”(这里的五行应该指的是五行学说里的五行之说) ——这是《尚书·洪范》; 那么三者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 从上面两段话中可以看出,在古人的意识里,《周易》和五行都是解释道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当然,也可以认为他们只是借用了《周易》的方法来解释道。而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中的“阴”与“阳”是就六十四卦的爻位而言的,而不是我们现代所说的男性和女性之分(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这种可能)。而在古代,“象”是被分为天地人三界的(比如“大”就是天,“小”就是地),所以这句的意思大概是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或者说自然之道。所以我认为《周易》本身不是五行学说的直接来源,而是后人借用它的思想来解释世界的工具。 而五行之所以被用来解释世界,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还没有能力去探究更为深层的原因,于是便用一种近似于宗教的形式把自然现象给归置到固定的系统里去,以此来安慰人们的心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五行并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但是既然它已经被人们接受并作为一种普遍接受的法则用于解释世界,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那它就是有用的了。

说了这么多,我想题主心中应该有答案了吧^_^

优质答主

我是学中医的,学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四部经典著作后,觉得确实很靠谱! 读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匾要略》后,感觉是“上承《内经》之理法方药,下启后世诸家之方剂理论”。 读叶天士先生的《温热经纬》,读到关于温病的病因,病因一章节中,叶先生引了《黄帝内经》原文“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热,多伤于汗出之后;其病在表的,则发热恶寒,无汗不解;其在里,则消渴,小便赤。”并认为这是由外邪所致而发内热的病理变化过程——从卫气同病到营血同病进而化热入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