芠五行属什么的?
1、芠(wén)字义:古书上说的一种草木的萌芽状态,也指古代传说中的宇宙初始之气 2、芠是汉字,读作wén或wěn。部首为艹,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五笔86AQCY,五笔98AQCY,仓颉TPQD。 3、【ㄨㄣˊ】①〔~芠〕古代传说之中混沌未开时万象未生的状貌。亦作“文芒”。②古书上说的两种植物的名。
4、【ㄨㄣˇ】同“阌”。 《说文解字》:“芠,艸木之初萌也。从艸、文声。” 本义:草木之芽苞。
5、《楚辞·离骚》:“肇木兰之藺兮,启椒穀之芳菲;望瑶台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王逸注“藺,草始生也。” 郭沫若等集评引《释名》云:“木始生曰藎,藎者,言信也;草始生曰藬,藬者,言可藉也。”本义:草初生。如:藎首(草刚发芽的样子);藎萌(草苗出地面);藎藻(草初生的样子);藎茸(草初长貌)。
6、又如:藎蘖(草刚发芽);藎荄(草芽);藎榮(草木初生的枝叶及花朵);藎茁(草初生貌);藎茂(草茂盛貌);藎葉(草木叶初生);蕪藎(草木茂盛)。
7、本义:气相接触而凝聚成形的气体团块 “芠,氣相變凝者也”。——汉·许慎《说文》。段玉裁注:“即今语云气相感而成云霓者也”;
“气凝结而为雲雨,故古文云與雨同,凡物感气而生為雲為霧為靄為煙”
8、《山海经》中记录了一些天地开辟前的景象:“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舜葬于阳,禹葬于阴。” 此外还有“帝俊埋葬在大荒中的穷桑。”等等。 这些记载说明中国上古文化中有过关于“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时期的一些传说。这些传说很可能来源于古老的巫术仪式以及相关的神话故事。 《说文解字》对“芠”的解释是:“芠,艸木之初萌也”;“芠”,草木萌芽时的幼嫩形态。这与《淮南子》中描述的开天辟地之前的情况是一致的:“天地未形,窈冥冥,罔阆阆,茫漠漠,惘恍惶,莫智不知,阴阳不别……”所以我认为“‘芠’就是‘混沌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