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衣服能用彩票吗?
这要从染料的吸收定律谈起:我们平时看到的五彩缤纷的颜色,实际上都是可见光不同波段的组合。颜色的产生源于光照射到有色物质后,有色物质选择性吸收了可见光中的一部分波长的光,而反射或透过其它波长的光。把能透过光的波长称为透过波长,而把能吸收的波长称为吸收波长
染料的颜色既然是由能透过(反射)的光线所决定的话,那么着色在基质上的染料透过光线的能力又取决于两个因素(在着色量一定的情况下):一是染料的透过波长;二是染料着色在基质上以后单位面积的光学深度大小,或者叫着色深度。
那么什么是着色深度呢?一般我们把染料着色在基质上以后,在基质内所能渗透(或扩散)达到的最大厚度,称为着色深度。显然,不同的染料,其着色深度是不同的,着色深度主要决定于染料的分子结构和基质的毛细管(或纤维)结构。此外,染料着色深度还与染色工艺条件有关。
由于不同染料的着色深度不同,因此,有些染料着色同一种纤维以后,当着色很浅时,所呈现的颜色同着色很深时有很大差别,例如浅红色,很红时几乎是黑色的,这是因为浅色时,染料在纤维中,还没有达到最大的渗透深度,在纤维中单位面积的相对着色量还不够,即光学深度不够,因此透过光较多,颜色较浅。而很红色时,由于已达最大渗透深度,纤维中单位面积的相对着色量已达到最大,即光学深度达到饱和,因此透过光很少而出现较深颜色,当透光率达到最低限度时,颜色则为黑色。
我们再来看两个实例,如蓝色晴纶织物在水中散湿褪色,开始时因染料从纤维中部分溶解进入水中,织物颜色变浅,此时散湿织物的颜色几乎为绿色,这又是染料染物着色深度决定的。开始时散湿较少时,蓝色染料有一部分从纤维中散湿出来,留在纤维中的染料还没有达到最大渗透深度,因而呈现的颜色为浅蓝色,而浅蓝色实际上是蓝、绿、青三种色光组成,这就是散湿褪色后,几乎呈绿色的原因。
另一个实例是,用直接蓝71染牛仔布,为获得很好的染色牢度,用浓碱作匀染剂。上染率不高,并且经水洗牢度很好,但其颜色几乎为黑色,也是由于直接蓝71的着色深度大,而在浓度较低,上染率又不高的情况下,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达到了在纤维内的着色深度的饱和程度,因而透过光极少,颜色几乎为黑色。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有色织物的褪色规律与染料在所染纤维上的着色深度有关,染料着色深度大的染料,上染率低时,即使上染量达到纤维内着色深度的最大渗透量,其透光率极低,颜色很深,接近于黑色。
所以有些红颜色的织物如蓝色色牛仔,浅色染的很红几乎为黑色。在散湿时,颜色也有此变化规律。如果把上述理论应用到印染生产中就可以指导生产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获得颜色较鲜艳的深红色织物,染料的上染率要高,浓度也要高,以便使染料的上染量在接近纤维内染料饱和渗透量的70%左右.这样可获得颜色鲜艳而颜色较浅的红颜色织物。如果上染率低,浓度也低,而要求颜色很深,则所染织物颜色变黑。
对于有褪色变色要求的牛仔布或其它织物,应选择着色深度大的染料,以便得到很好的褪色效果。牛仔布为获得很好的水洗效果,染料的浓度不宜过浓,并且用浓碱的作匀染剂,使上染率较低,同时采用小浴比或浸轧染色,以增加染液浓度,这样可以使牛仔布在浓度较低,上染率不高时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达到在纤维内渗透的最大着色深度,从而获得很好的染色牢度和水洗褪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