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什么是股份制的?

郑建栋郑建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论,我的猜测是,股份制银行这种形式,是有地方政府或者国有企业背景的银行的必然选择(排除少量纯粹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因为,如果只有地方财政和国企背书的话,这些银行早就破产了…… 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我见过的最烂的银行是哪家呢?不是网点最多、客户最多、业务量最大的那家,而是一个总部设在五线城市、注册在三线城市的很小的银行贷款部,员工少,规模小,服务差到极点,办事效率低到不忍直视……对,我遇到过故意拖延、刁难客户的信贷员,而且不是我一个人遇到,是绝大多数人来反映这种情况……后来听说这家商业银行的老板被刑事拘留,欠付员工工资和贷款利息几个亿……果然,后来就找不到这家银行了,官网都打不开。当然,这是非常极端的情况。但我见过的烂银行真的不少,比如某大型银行在某省会城市分行,营业网点少的可怜,人也很少,感觉就是刚开业没多久,业务办理非常慢,让人非常的恼火。

以上所说的“坏银行”,可能没有违反任何监管规定,但的确经营不善,客户投诉众多,员工工资发放不及时,日常办事拖拖拉拉。这类银行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强大的政府或企业背景,属于纯商业性的银行。 但是!!!具有很强政府背景的银行又不同了,那些银行你可以指望它死而不僵,即使资不抵债,也有政府出面兜底(比如包商银行),或者有国企接盘(比如辽沈银行吸收合并广发银行沈阳支行),或者是当地唯一的一家国有大行或者全国性商业银行(如成都的招商银行、江苏的北京银行),你不得不服,因为它背后那个“爹”实在太硬了。

回到题目来说,为什么很多银行是股份制的呢?首先,国家推动金融改革,鼓励金融创新,当时很多政策都是对民营资本开放的,所以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是一个趋势;其次,从世界范围来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一般都是股份制的(少数特例不讨论),中国也不例外。最后,有政府背景的银行毕竟占少数,越来越多的银行渐渐没了政府身影(改制),成为真正的市场化的银行——虽然会有各种行政干预,但总比有政府直接背书的银行要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