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四天不拉屎正常吗?
不正常! 不正常的! 不正常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满42天),孩子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一定要警惕是否存在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该病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 什么是巨结肠? 通俗地说,就是直肠或者结肠近端的肠管长时间蓄积粪便而出现的粪块梗阻,导致近端肠管扩张、壁薄,同时因为饥饿性腹泻,使粪便稀薄并含有大量水分,但患者并没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随着肠道蠕动逐渐减弱,患儿可以出现食欲下降甚至拒食、哭闹不止等情况。严重的巨结肠患儿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因中毒症状死亡。 为什么会发生巨结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胚胎发育期神经节发育异常有关。有遗传因素,所以如果家长一方有得此病,孩子患病的概率高达50%。
如何诊断巨结肠?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拍摄X线片,可见患儿肛门部位有大量的气体及液平面,同时可观察到扩大的乙状结肠或直肠阴影;还可以进行CT、核磁共振检查等以观察病变部位和范围。 如果X线检查发现可疑的扩大的直肠或乙状结肠阴影,需要进一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便秘,需要做肠镜检查明确。 一旦明确为巨结肠,需要尽快手术,目前多采用微创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术,手术效果良好。
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术后1个月左右时间,患儿可以恢复正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手术创口较小,儿童不易主动表述,家长应注意观察小孩伤口情况,避免发生合并症。
如何预防巨结肠? 对于已经确诊为巨结肠的孩子,为了避免再次发作,必须注意: 对于高危人群,即家族史中有过巨结肠病例的家长,应该注意给孩子做好日常护理,预防感染。 还需要注意避免引起便秘的不良习惯:例如饮食不当、摄入膳食纤维不足、饮水量不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