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正确的儿童观?

迟美清迟美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请自来,关于“正确”二字我有点自己的看法想和大家分享,仅供参考。 我一直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所以没有所谓“正确”的教育方式。 就像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 所以,教育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可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 大部分家长(包括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用一种“一刀切”的方式。即,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着我们设定的路线成长,并且长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高智商、高情商、身心健康的完美儿童。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家庭氛围不同,自然性格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的身体强健,有的体弱多病……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怎么可能用一个模板去套用在所有孩子身上呢! 这就像是大人们经常说的——这个孩子的脑子真灵光,简直就跟灌了浆似的;或者——这个孩子的毅力真是令人折服,非比寻常。 其实呀,每一个孩子在某方面(情商、智商、体能等等)都是有天分的,只是在我们成人眼中可能表现不明显而已。

或许孩子不够听话,或许孩子成绩不好,或许孩子不合群…… 可是,这真的是因为孩子“不行”“不能”“不会”吗? 或许换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原来孩子是那么棒! 举个例子吧: 以前,我家皮皮非常讨厌吃胡萝卜,无论我把胡萝卜剁成泥还是做成馅,他就是不碰一下。为此,他曾经将碗摔个粉碎,也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大哭一场。

后来,我想到了办法。在煮饭时将胡萝卜悄悄放在米里,等煮熟后,把米饭搅散,放温后喂给他吃。没想到,他居然吃了下去。 从此,我爱上了给皮皮做“夹心软饭”——在米饭中间挖一个洞,往洞里放上他爱吃的肉丁和菜沫。每次喂食,他都津津有味地吃了下去。

后来,我发现原来皮皮的牙床长了口炎,说话时牙龈会出血。由于他平时不喜欢刷牙,又爱吃零食,牙垢很多。每次吃东西都会刺激牙龈,让他不舒服。而我将胡萝卜夹在两粒米中,用牙齿轻轻磨碎,再灌入他嘴里,正好避免了这一点。 从此,皮皮的牙病了好了起来,也不再挑剔食物。 因为我发现了他的“软饭”需求,而且找到了满足这种需求的办法。所以,这个“方法”最终满足了皮皮的“需求”,也改变了我和皮皮之间的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