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nba球星退出中国赛?
先引用一下姚明主席的辞职信 (我其实很想说,他辞职跟这事情没关系……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吧) 这件事情的本质其实就两个: 一是以NBA球员为代表的外籍人士在政治问题上的立场;二是篮球在中国的地位(或者说观众基数)。这两个本质又联系在一起了,因为外籍人士的政治立场在中国是有受众的,这个受众主要是学生和学生群体延伸出来的粉丝,而大学生又是打篮球打最好的一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NBA选手的选择是一种理性选择——他们选择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路径。
首先,说NBA球员参加中国赛是否损害了自己的形象。NBA球员的身份是公民,而不是政客或者记者,所以他们的首要责任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打球。球迷喜欢球星们,不仅因为他们球打得好,还因为他们在日常中展现出的个人魅力。这种个人魅力可能包含了体育精神、性格、经历等很多元素,但是观众最喜欢看的还是这些明星在各种场合下展现出的幽默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当这些球员表现出自己另一面的时候,也就是他们最吸粉的时候。比如林书豪采访环节对于自己处境的调侃;比如莫雷和威少的搞笑视频;比如科比退役战后穿着T恤休闲装出现在球场边。可以说,这些内容都是他们作为公众人物向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妥协。我们也不能苛求其他球员像鲁迅小说《药》里提到的“疯子”一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民族的悲痛和愤怒。
其次,再说NBA球员不参加中国赛的理性选择。如果球员们以爱国的的名义抵制美国商品,那么按照逻辑,他们也应该抵制NBA比赛——毕竟NBA的很多转播权还是在腾讯手上。如果他们真这么干了,那才是真的自毁前景。毕竟中国是互联网+的时代,不管是哪个领域,只要是受互联网影响的行业,都深受其惠。
举个例子,百度做了这么多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用户使用百度呢?原因无它,因为好用啊!同样,NBA很多球员之所以会受到很多国人的喜爱甚至追捧,原因也是同样的道理——好看啊!而且作为一个竞技运动,NBA有很多让人振奋的内容——那些让你激动落泪或者咬牙切齿的瞬间,就像足球那样,你骂娘的时候也会想起某个外国运动员踢得还真好啊。
最后,说说篮球在国内的地位。现在的大学生真的是很喜欢打篮球,一个宿舍几个爱好不同也没什么关系,足球也好排球也罢,甚至羽毛球乒乓球,都没有像篮球这样任何一个普通爱好者都能轻易接触并且打出花来的运动。加上各种NBA衍生出的大量周边产品,比如抖音、微博、知乎问题等等,让这项运动看起来更像是个大众娱乐项目。所以从这点看,NBA球员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不出席中国赛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以中国的人口和基数,想找到100个真正热爱篮球的人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