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性木做什么行业?
古人把天地间的各种事物都归入五个范畴,称为“五行”;同时又把这些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归纳为五种类型,即“五运”(又称五岁运)。 在这5个范畴中,“行”指的是运动与变化,而“运”则主要指空间方位的移动。所谓的“五行”和“五运”实际上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即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不停的变化着。
这种运动变化的节奏不是均匀的,而是有“时差”的。在某个时间范围内,它可能表现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但到了另一时间段,趋势又会发生改变。这就构成了所谓的“五行”或“五运”。 那么具体是怎样的呢?
1.木——生
2.火——长
3.土——蓄积
4.金——收
5.水——藏 在此基础上,古人又把每一个季节分为三阶段,分别用“初”“正”“末”来表示,也就是说每一季都有三个阶段性的变化。
春:寒水冰结(初)→雨水(正)→惊蛰(末) 夏:立夏(正)→小满(末)→芒种(初) 秋:立秋(正)→白露(末)→寒露(初) 冬:立冬(正)→大雪(末)→小雪(初) 在每个节气之中,又有“初候”“二候”“三候”之分,古人根据每一物在不同节气的不同物候特征进行判断,最终确定了具体的五行与时令的关系。 例如在“立春”这一节气中,“初候”草木萌动,“二候”东风解冻,“三候”蛰虫始振。这就是说在“立春”这一节气期间,首先是草木开始萌芽,然后温度渐升,最后虫子们才缓缓苏醒。基于此,古人把“立春”这一节气中的“初候”命名为“木始动”,把“二候”命名为“火始现”,把“三候”命名为“金始鸣”。
以此类推。这样,就把自然界的万物都归入了五行系统之中,而且每个物体都有其相应的时节特点,非常清楚明了。 当然,这种划分方法只是最基础的,最为浅显的。在古代,人们是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对自己有所启示的,所以这种形式上的归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观察到并记住它们之间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