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溢价怎么计算?
首先,应区分“折价”与“溢价”的概念; 其次,明确影响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及各种因素下的价值表现形式; 最后,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计算过程和结果。 (一)概念区分 从会计角度看,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非流动资产中又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抵押贷款、未到期债券等。可见,除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外,企业的大部分资产的评估值实际上处于被低估或被高估的状态。在探讨估值时,更多的是讨论流动资产的估值问题。
从评估原理看,任何资产的价值都是利用市场信息经过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的结果。不论是资产折价还是资产溢价,实质上反映的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交易价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只不过这种差异是由于市场失灵或者经济行为人不完全理性导致的市场无效性而产生的,是一种市场现象,因此也称之为市场盲区。
(二)影响因素 在研究资本成本或贴现率时,已经将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一切不确定性因素加以概括并体现在风险溢价之中了。对于可预期的一般风险而言,只要其产生的原因同属一个层次,其具体的影响形式应该是一致的。而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同,税收政策等因素会导致不同国家间资本成本的差异,这在国际并购中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对于不良资产来说,除了正常经营产生的收益和一般风险造成的损失外,还有可能因管理层决策失误造成投资亏损或无法收回,此时需要对管理层的补偿需求予以重视。 企业的各项资产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其收益和风险相互影响,不能单独确定。因此在具体的研究和分析过程中要兼顾各资产项间的联系。
(三)估价方法 企业资产的估价方法很多,基本上可以分为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两大类。在企业整体估值中经常用到相对估值法,而在资产估值时更多地使用绝对估值法。
1.绝对估值法
(1)现金流量法 现金流量法是根据资产预期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及其发生的时间分布情况估计资产价值的方法。它所依据的原理是:未来的现金净流量的现值总和一定等于资产的价值。
采用现金流量法必须先合理预估未来相关的现金流量,然后利用适当的资本预算方法估算每个时期的现金流量,最后将各期的现金流量进行加总,算出资产的总现值,即资产的价值。
(2)剩余价值法 剩余价值法是通过计算被估资产在未来预期的剩余寿命期间内创造的超额现金流(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部分),并将这些现金流的现值加总得出被估资产的价值。
采用剩余价值法必须能够估计以下三项指标:①被估资产的正常投资报酬率;②被估资产的未来预计收入;③被估资产的未来支出。
(3)期权定价法 期权定价法是将资产视为一种选择权,根据期权理论及估价公式计算出该项资产的价值。
2.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是以公平市场价格作为主要依据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参照物和拟买进资产的基本情况的比较分析,确定两者各自的市场价格比例,进而计算出待估资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