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阴历还是?
中国的传统是农历纪年,这也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通用的纪年方法之一(以地球公转为主)。但中国使用农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同时兼顾了阳间的节气和阴间的鬼节。 中国人相信人死了以后会去另一个世界生活,而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跟阳间是不一样的。在农历中,每个节气前后各安排一个“节气中元”,用于祭祀祖先;而冬至后第三个星期一是“冬至大节日”,清明前两个星期一是“清明小节日”,夏至后第四个星期一是“夏至大节日”,秋分后第三个星期天是“秋分小节日”等等。这些节日都安排在“二十四节气”当中,用来平衡阴阳两界的生活。
中国传统医学还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体经络和自然界的气交变化息息相关。每年有“立春”“惊蛰”“春分”等二十四个节气,每一气都有特定的经络养生作用。人们不仅要关注每天的日历,还要关注当天的节气,根据节气的变迁及时调整自己的经络活动,以达到天人合一状态。 随着现代社会进步,人们的节律逐渐被人为打破,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无暇顾及自己的经络活动是否与宇宙运行一致。于是很多人出现了失眠、烦躁、抑郁、血压高、冠心病、癌症等等现代文明病。如果持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要学会顺应自然的道理,做到“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而要掌握这一道理并付诸实施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记住以下几句话就足够了——“子时睡觉,寅时起床;午间小憩,傍晚散步;节制欲望,清心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