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需什么忌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笼统,需要具体分析一下。 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中,包含文字、声音、画面,这些信息在我们脑海中会产生相应的信息波,而信息波最终会反馈到我们的大脑皮层,形成相应的记忆和感受。 每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对应不同的八卦,每卦有阴阳两种属性,而每种属性又分阳阴,共八种,称为“八经卦”,如乾坤艮坎离震巽兑乾,它们分别对应自然界中的八方、四季、五方、五行等,而这些自然现象又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收着天地之间各种信息能量的传递,而信息的传递就包含着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 例如:甲寅日出生的人,这一天干地支对应的五行是:天干甲木:属阳木;地支寅木:属阳木。且甲寅日在十二宫中属于长生之位,又是正月立春之后第一天,万物欣欣向荣,充满生机,这种生机的来源就是五行相生的力量在起作用。即:阳气生发,木旺火燃。
如果生于秋冬两季,五行中金当令或助身,此时阴阳处于平衡或不平衡的临界点,则其人生多起伏不定。 如果生于春夏两季,五行之中木当令或助身,同样阴阳处于平衡或不平衡的临界点,此时大多身体康健,才智聪颖。当然,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而所谓忌者,即是克制、泄耗日主的五行,日主所忌者的性格特点也就随之显现出来。
木旺(多)则克土,木盛则土虚,土不足则金失所养;木不足(寡),则无所生火,火不旺,又不能制金,金失所制,金势必亢奋,亢奋之金又克木。所以木的“我生”是“火”、“我克”是“土”、“克我”是“金”、“我扶”是“水”、“所畏”是“土”。
土旺则克水,土盛则水虚,水不足则木失所养;土不足,则无所生金,金不旺又不能制木,木失所制,木势必亢奋,亢奋之木又克土。所以土的“我生”是“金”、“我克”是“水”、“克我”是“木”、“我扶”是“火”、“所畏”是“木”。
金旺则克木,金盛则木虚,木不足则火失所生;金不足,则无所生水,水不足又不能制火,火失所制,火势必亢奋,亢奋之火又克金。所以金的“我生”是“水”、“我克”是“木”、“克我”是“火”、“我扶”是“土”、“所畏”是“木”、“木”。
水旺则克火,水盛则火虚,火不足则木失所养;水不足,则无所生土,土不旺则不能制木,木失所制,木势必亢,亢奋之木又克水。所以水的“我生”是“木”、“我克”是“火”、“克我”是“土”、“我扶”是“金”、“所畏”是“火”。
火旺则克金,火盛则金虚,金不足则水失所生;火不足,则无所生土,土不旺则不能制水,水失所制,水势必亢奋,亢奋之水又克火。所以火的“我生”是“土”、“我克”是“金”、“克我”是“水”、“我扶”是“木”、“所畏”是“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