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雾霾污染原因?

迟博涵迟博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扯会淡。 前一段时间因为雾霾,网络上各种段子手都出来了。比如北京雾霾是台湾的20多倍云云的;还有央视出过一个动图,显示北京、石家庄、太原这些城市一年下来把全中国所有森林砍了套上塑料袋都不一定能抵偿他们制造的雾霾....

其实吧,说这么多就是想说一点,对于中国的雾霾问题,一定要放到宏观的视角下来看待(尽管可能雾霾本身是个微观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题——发展经济离不开工业,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雾霾又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绝大多数国家在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和我国一样的雾霾难题--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他们也都经历着或者正经历着严重的雾霾困扰。 以英国为例,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经济发展与雾霾天气可以说伴生的,用现在的话说叫“脱碳”难度相当大。

1800年,英国的煤炭产量已经达到了1426万吨,成为当时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与此同时,严重的雾霾也笼罩在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上空。根据记载,当时英国的工业污染程度是非常惊人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硫磺,让伦敦的树木都是黑乎乎的;工厂排出的烟尘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使天空常年阴沉沉的。 面对恶劣的环境,英国人也没有办法,那时技术条件限制,无法解决工业污染问题。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才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环保法律体系,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

除了英国外,美国也是典型的高煤耗高污染的国家。据资料记载,19世纪初,美国煤铁产业已经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随之而来的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让新崛起的美国很是头疼。到1950年的时候,美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世界钢铁总产量的40%,成了名副其实的钢铁王国。然而,这个钢铁王国却不得不承受每年数千万吨的煤灰和烟尘以及上百万吨有害气体带来的环境代价。 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环境保护立法的不断完善,美国逐渐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才渐渐解决了沉重的污染治理负担。

回到问题上,为什么中国一直在努力控制雾霾但收效甚微?难道是我们太穷?没有办法克服经济的雾霾? 其实不然,前面说了,多数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都会遭遇雾霾的难题,而中国恰恰就是在解决这个难题的过程中走了弯路。本来,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时,政府有能力也有动力采取积极的环保措施来应对污染的威胁。但是在中国,却是先有了GDP的增长,然后迫于压力才开始治理污染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得我们在应对雾霾问题时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 更糟糕的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无论是在政策还是制度上都没有做好应对雾霾的准备。结果,我们一边不断地创造GDP,一边在绝望地寻找消除雾霾的灵丹妙药。

杜良秀杜良秀优质答主

中国雾霾问题成因非常复杂,既包括燃煤、机动车等污染排放带来的直接贡献,又包括二次转化等大气化学过程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来自燃烧排放的可溶性无机组分是形成霾的“元凶”

雾霾在外观特征以及微观的化学组成上存在明显不同。霾的形成需要大量可吸人颗粒物充当光线散射的介质,通常一次排放的颗粒物浓度较低,并不能直接导致霾的形成,而是需要由SO2、NOx、VOCs及NH3等进行二次转化生成二次无机气溶胶和二次有机气溶胶后,才能形成足够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形成霾。而雾是由无数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珠或冰晶组成,雾的出现虽然有时与颗粒物的浓度相关,但还受到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气溶胶化学成分及其吸湿性的影响。

气态污染物在空中转变为颗粒物经过一个关键环节,即气态污染物在一种被称为大气气溶胶的固、液(未冻结状态下)悬浮在空气中颗粒物表面发生反应,从而转变为颗粒物。大气气溶胶既可以在人类活动源排放时直接产生(称为一次气溶胶),也可以由排放到大气里的气态前体物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称为二次气溶胶)。与一次气溶胶不同,二次气溶胶在化学转化过程中,单个分子生成后的体积通常会增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