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股利计入什么?
如果股东想得到现金股的利息,必须以卖掉手中股票的形式来实现,所以实质上这个“钱”还是来源于公司的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但股东如果想直接得到公司的现金的话,那么公司就必须得拿钱出来,此时公司的财务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对公司来说,最稳妥的融资渠道就是通过发债或再融资来获取现金流,但如果这样操作的话,就会减少公司的资本金,从而降低公司的经营能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那怎么办呢?有智慧的人就会想到用未来的收益来垫付现在的支出——把未来要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以贷款的方式提前发放,即先以公司的名义贷出资金,再由股东以购买股票的形式支付相等的费用。这种融资方式就相当于把以后的分配权暂时让渡给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股东手中的股票则会因此被稀释。虽然这种方式没有减少企业的自有资金和盈利,却使得企业暂时拥有了更多的可支配资金,既解决了燃眉之急又能保持资本结构的完整性。当然,这笔钱是用未来的收益作保证的,一旦未来收益不足以偿还债务时,就有可能被债权人要求用资产清偿债务。不过这种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小,因为企业一般都不会把未来的所有收益都用来抵押给债权人的;而且即使真的全部用光,因为股份仍属于股东,股东可以通过再次分红的形式收回自己的投入。
其实,股票股利的发放本质上就是股东之间相互转移资金的一种安排。只不过这种安排是通过银行借道进行的,表面上是公司和银行之间发生了债权债务关系,但实际上最终由股东们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