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字五行属什么?

籍正欣籍正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解释道:“阜,土山也。从北,自东北向西南。”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此与陵同。凡山南曰阜,陵丘皆以陵名之而不知其所以为阜矣。按阜者,大也。大则多草故曰阜。自东北向西南者,人之足由足跟而渐移至趾谓之行。阜之物由下而上谓之遂。象人遂而行形,乃得谓之阜。凡言遂者,皆是上行为顺、下行为逆。” 王念孙《读书杂志》云:“按今本‘自东北向西南’作‘自西北向东南’,误倒,当依《玉篇》及《集韵》本正之。《六书故》引此文亦作‘自东北向西南’。《诗·小雅》‘或燕于巢,或思丰阜。’传皆作‘阜,高也’。是《说文》之本正如此,而许君所据之本皆误也。” 现代汉语的阜多简化为“阜”(fù),读去声。 阜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人在行走,为了表示走的多而形容山高势险的意思,这显然是取“行”之义;同时这个字形的下部又像是土堆或土坡的样子,有丘陵之意。因此阜即指高山和土岗,本义为“土山”,后加“阝”旁成为阜的异体字。

阜的甲骨文字形 阜的金文字形 金文的阜字形有两种,一种是甲骨文中的一人的形象变成一人的侧面形象,另一种还是甲文的变形,只是把中间的一竖拉长并弯曲成弧线,但两头的方向仍是由左往右。 小篆字形继承了金文的两种形体,隶变后的楷书写作「阜」。 阜的小篆字形 许慎说:“阜犹大也,象形。”这就是说在许慎的时代阜已经是大的意思了,实际上这个字本来就有高的含义。阜的本义就是高陵,也就是土山,如《诗经·小雅·六月》:“安行安坐,莫负皇考。”(安心地走路坐着,不要辜负您老人家)中的“阜”就是高陵的意思。

优质答主

在五行中,“山”属土,而“石”则属火;“田”属金,“人”、“口”属水;“木”、“禾”属木;“日”属于火,“月”属于土;“王”属于土。 比如《说文》中就有“山,土之高者。”“大,天之大,覆天。”“丘,土之小者。” 至于这个“阜”字,其偏旁部首的名称是“土”或“阝”(阝),而在五行的属性中则是火。

关于这些文字学的常识性知识,我在之前的回答里已经多次写过,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如果有朋友不明白的话可以去看我之前写过的那些答案。希望我的解答能够有所帮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