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加仓什么意思?
一般意义上的“加仓“,是指投资者认为现有持仓被低估了(通常股价处于下跌通道中)而进行的买入操作; 此时买入的仓位我们称之为“补仓”仓位。 “补仓”的本质是投资者对后市走势的判断及交易策略的调整。 在具体的交易过程中,当我们在下跌途中第一次建仓之后,后续还会根据行情的发展趋势再次买入以平摊成本或加大盈利空间。如果建仓后的价格继续走低,则第二次甚至是后续的多次加仓行为均属于“补仓”;反之,当我们的持仓在上涨途中不断获利增仓时,之前的加仓行为便是“补仓”了;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加仓与补仓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但要注意的是,加仓的操作往往比补仓更加激进一些,原因在于其买入时机的选择可能较为随意(通常在相对底部区域)、且买入量也较大从而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控制压力。
如何区分加仓和补仓?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一) 当建仓后价位继续走低,此时的加仓行为即为真正意义上的“补仓”(即加仓仓位为“补仓”仓位);
举例来说: 某只股票的价格在20元/股左右时,我建仓10手,总仓位的3成;随后一路向下至15元/股,我又在该位置加仓20手,此时的加仓行动其实正是对前期“抄底“行为的“补仓”:当价格再次反弹到20元/股时,我的平均成本约为(15X20+20X20)/(10+20)=17元/股,较于20元的建仓价亏损约14%! 盲目地逆势加仓非但无法化解账户浮亏的压力反而可能会加剧亏损幅度! (二)
反之,建仓后价位一路上涨,此时的加仓仓位则是“补仓“仓位! 以同样一只股价为例:若该股票自低点20元/股处震荡上行至高点40元/每股时,我在20元/股的点位上建仓10手,总仓位的4成,随后的价格在高位维持横盘整理一段时间后再次下探,此时我选择在28元/股的位置上进行补仓,补仓仓位为6手——在此情况下,原先的建仓仓位变为“补仓”仓位! 我最初的仓位由建仓10手,占总仓位的4成变成了建仓4手,占全仓比例的2成,我的建仓均价从20元上涨到了28元,成本提高了33%!
所以,虽然补仓的动作是在建仓之后完成的,但从本质上讲,它是对前期已建仓资金的行为调整而非所谓的“加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