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属什么五行?

周晓航周晓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说文》没有说明“道”的内涵和性质,它只把作为名词的“道”解作道路。

二、汉代学者对道的解释都是根据其不同的理解把道解释为各种事物。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当时所传的儒家五经都不是圣人之言,而是后世儒者根据自己的见解所作的解释;这些著作都把道理解为宇宙万物产生前的原质(元气);如说元气的运动称为道;这种解释也是以老庄思想为依据的。

三、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兴起;道士们对道的解释多从宗教方面出发。北魏时(386~534)道士寇谦之在《道家诸言》中提出一种对道的解释,认为上古时代圣人们都懂得修炼的方法,可以长生久视。他说:“夫道者,何也?乃天地之正气也……得之则长寿,失之则夭折矣。”(见《云笈七签》卷十九)

四、北周时的道士张宾在他的著述中称道是至高无上、至精至妙的绝对存在。他把这个意义下的道叫做“太玄真道”或简称之为“真”。这个意义的道后来被道教所采用。南朝时期的著名道士陶弘景在他所著的《真诰》自序中说:“夫真之所言者,道也……” 南朝宋初时的道士陆修静也在他的《灵宝斋说略》中称那个具有至上性的道体为道母——太上大道君,并认为道本身是无所谓的有和无的;又说只有道德二气结合才能生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来。 唐代时期的道教经典一般都以“道”指最高神,即天帝。如《太平经》中就把这个意义的道称作“太上大道君”;又如《无上秘要》卷二十九引《太素丹砂子林》说:“夫大道元始,是元天上帝之名号。”

五、中国哲学家的普遍意见都认为世界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他们所说的规律大多属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少数属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道家学派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与发展是没有规律的。他们主张用顺应自然的方法去处理一切事情和对待人生;他们还宣扬只要能够掌握“道”就能使人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这就是所谓“长生不死”“与道合真”……等思想的来源。

总之,“道”的含义是很丰富的,很难简单地把它归纳成某种统一的本质属性或性质特征;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定义来套用它。 六、“道法自然”这句话出自《老子·二十五章》,原文是: “有道,而不畏;无道,不畏,况于无为!故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个意思就是说,修道的人不害怕天下混乱,天下越乱他就越不害怕了,何况他连做什么事都不去做呢?所以他掌握了远古的法则,以此对付当今的时代。他能认识远古的本质,这就叫“道”的规律。这里并没有提到什么是“法”——也没有指明这里的“自然”是什么意思。所以这两句话并不能用来证明它们所指的对象就是同一个对象——“自然”是什么以及它与“道”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优质答主

从题主的表述中,“我”似乎对易理很感兴趣,所以还是希望题主能多读一些关于《周易》的书,否则就只是无根之论了! 回到本题。先秦儒家与道家对于五行的看法是不同的——前者认作是“阴阳”,后者认为是“阴阳五行”——两者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木水火土”。(但二者也的确有关系和类比的关系) 所以题主的问题实际上可以描述为“道教属于什么的五行?”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多大意义……因为道教本身不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流派;而且作为宗教来说它也没有继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形上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