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几个月才不会吐奶?
吐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通常称为溢乳,一般情况,由于婴幼儿的咽鼓管较成人宽而直,且下端开口位置比成人要低,所以容易使细菌等病原体侵入体内引起中耳炎;而且因食道贲门肌肉发育尚未完全,所以胃呈水平位,容量小,易成反流,再加上婴儿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食管收缩力较低及胃肠排空较快等原因,因此呕吐较常见。 宝宝在3~4个月时,随着腹肌力量的增强,胃部容量逐渐增大,头颈部支撑力量增加,溢乳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如果孩子出现频繁的剧烈呕奶或溢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平时注意喂奶姿势和频率,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应将宝宝竖抱轻拍背部,直至打嗝后再将宝宝平放,避免急骤改变体位加重消化不良的发生。
1. 正确喂奶的方法 (1)母乳妈妈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精力充沛,这样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如果妈妈有心事或情绪不佳,则会使乳汁分泌减少。哺乳前,可让妈妈先做一下热胀冷缩运动,用温水浸泡乳房并轻轻摩擦,这样可以提高乳头敏感度。 (2)尽量让婴儿含住妈妈的整个乳晕和乳头。因为这样既能让宝宝吸到足够的乳汁,又能更好地防止宝宝吐奶。同时还可以预防乳头凹陷,保证乳房清洁卫生。每次哺乳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即可,不要让孩子含着乳头入睡。
2. 选择合适的奶瓶 奶瓶的选择应注重材质的安全性、防胀气和颜色等三方面因素。建议选择玻璃材质的奶瓶,安全无毒害,耐高温易清洗;奶嘴上的孔大小要适中,过大容易呛着,过小又会憋气;奶嘴孔的大小要根据宝宝的月龄而定,不同月龄的孩子需要选择不同的奶嘴型号。 此外还应注意奶瓶的清洗消毒,每次使用完都要彻底清洗干净,最好能再消毒一次备用。
3. 正确的喂哺方式 母乳喂养时不要让婴儿含接不全,如果母亲奶涨,婴儿没有完全含接也会发生呛咳,这是正常现象,无需过于担心。人工喂养时应采取斜坡式抱姿,上半身抬高,约四十度角为宜;每次喂奶后将婴儿轻轻竖抱10~15分钟左右,这样有助于吞咽空气,减轻吐奶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