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有几个结局?
1、汪海林编剧,李冰冰、周杰伦、郭富城主演的《风声》,有4个结局。该影片于2009年9月29日和中国内地市场见面。根据首映当天的票房统计,《风声》登顶单日票房冠军。根据全国影院70%的上座率折算,《风声》当天仅内地市场就迎来近400万观影人次。
2、2009年,电影《风声》获得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十佳影片奖;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影片奖;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2010年,获得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3、1999年高群书导演的《沉默》。高群书担任编剧的电影《沉默》在1999年上映。作为当年的献礼片,《沉默》在央视上映,但是并未获得较好的口碑。
4、曾经有人说:“《风声》本来还有一个版本,拍完了,没放出来,一个更真实的版本。那一个是真正的悲剧。”。但是李冰冰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她表示完全不知情。后来这个悲剧版的结局是否拍过或者是否存在过,成为一个谜底。很多人从《风声》中看到悲剧结局,都是误读。所谓误读,就是别人理解的剧情并不是导演最初的设计。
“风声”原型人物潘汉年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担任中共地下党沪西区工作委员会主任,他率领的地下党上海秘书处直接受中共中央领导。因为他熟悉情报工作,受过专业训练,所以出色地完成了中央交给的任务。1939年,上级决定派潘汉年到重庆,与其他同志一起组建敌产清查工作委员会,开展沦陷区及全国范围内的汉奸普查工作,查清汉奸名单,为后来开展的对日斗争收集证据。潘汉年对日斗争经验颇多,曾在上海亲手枪毙过日本间谍。潘在日军占领上海时曾任上海总工会秘书长,与日本人多有交集,对此他心知肚明,为了工作,他不得不与一些日本人来往。这给日后潘汉年被错划派阶级成分时造成打击,也为他在“文革”中遭到残害埋下伏笔。
1983年,潘汉年含冤病故。1998年,党中央经过复查,完全肯定了潘汉年党内外一生的历史业绩,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将错判的各项利益折合成款,发放给其家属。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潘汉年家属,得到了应有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