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意思是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中,龙是虚构的动物,马未列入十二地支,所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午未同宫)、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种动物都被用来分别与十二地支相对应。 其中,鼠和牛作为12地支的“子”和“丑”的代表,常被连在一起用做比喻;同理,虎和兔也被用来比喻“寅”和“卯”。这样,其实就只有十种动物可用作比喻了。 在古代文献当中,这些动物经常被用于比喻。比如《庄子·秋水》中有句名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鱼”代指“子”;屈原《离骚》中有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里“兽”指“丑”。至于其他八种动物,一般单独用作比喻。
不过,这种用法到后来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把各种动物混在一起并用做比喻。这时候,因为缺少明显的喻体标志,所以,对喻体的分析就有很多种说法了。 这种情况最早出现在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叙》里。该书谈到“寅”的时候,用了“寅”的本义“爱”去解释“演”字的造字原因,紧接着就提到“演”的意思有“易”的意思即变化之意;在谈到“亥”的时候也提到了类似情况。可见,用现代汉语中的“寅”去代替古汉语里的“寅”“亥”并统一其发音的做法是有根据的。 后来,这种方法被大量地使用。尤其是在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后,为了切合语言的实际运用情况,大量白话文著作纷纷出现并在当时占据主流地位后,这种做法就更常见了。很多人不知道这种用法其实是受到汉字简化的影响——汉字简化以后,很多字笔画减少了,这就使得人们更习惯于把这些简化后的字形看作是字的一个独立的形体,进而用形声字表音的方法去理解这些汉字的读音,而这种方法恰好提供了这种便利。于是,原本很明确的寓指的动物被混入了一堆别的动物,它们的形象也越来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