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有没有开放?
国内目前137家备案的私募机构,其实已经算挺多的了(2021年1月6日数据,来源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这些机构的运作方式不同,有专门做基金的,也有同时做A股和港股的,还有做美股的。 这些基金通过公开或者非公开的方式募集资金,然后投资到股票或债券或外汇等资产上。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主要关注点应该在于风险和收益二个方面。 先说风险,按照《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私募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单只私募资金的认购金额不得低于50万元人民币,所有投资者的认购金额之和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从法律上看,个人投资的私募产品如果出现亏损,最大损失就是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如果是公司型私募,那么最多赔的钱就为注册资本金。 从业绩看,根据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98%的私募机构累计亏损率为-4.27%;1元以下亏损的占比达到61%,也就是说有一半左右的私募机构是亏钱的。如果考虑到市场行情,大部分时间处于3000点左右,那么可以说近七成时间是在3000点以下,这样的市场环境对于私募来说并不好过。 如果要投资私募,建议选择头部机构,在合规性和专业度方面都有保障些。头部的判断标准可以根据规模、成立时间以及业绩表现等等综合判定。
再说收益,因为私募资金的投资策略不同,所以很难比较哪个策略更优。 按产品类型来分,私募可分为证券私募和债券私募等。其中证券私募又可根据投资策略的不同进一步分为主动管理型和被动管理型。 被动态态主要是跟踪指数进行被动式管理,优势在于费率低,缺点在于无法规避个股风险;而主动管理型则主要通过选股赚钱,费用相对较高,但能够积极主动地回避风险。
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想要长期稳定的收益,主要还是取决于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方法,并在长期坚持下获得正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