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江山演员差别?
首先,朱允炆真的不能说是“傻白甜”,他之所以输给朱棣,绝不是因为仁慈、软弱和优柔寡断,他在位时朱棣的造反想法就已经很强烈了(《明史·成祖本纪》:“召还南京,帝留京一月,忧愤不食,皇太孙哭之恸。帝曰:‘我疾何日得差(瘥)?’太孙曰:‘祖父康宁,孙何患焉!’”);而且,从历史记载来看,他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山西大旱,赤地千里,朱允炆派遣侍臣前往赈灾,处置得当,百姓得救。建文元年(1399年)山西又旱,朱允炆再次派遣使臣赈灾,同时命户部发帑金,采购粮米,以解晋省燃眉之急。 朱允炆还在位时曾经大力整顿军备,任命宋忠为辽东提督太监,刘信为宣府提督太监,郑和多次率水师出海剿寇,也颇有一番作为。 总之,在执政的四年中,朱允炆表现出了作为一个君主应有的能力,当然,他也存在短板,主要是施政理念与朱元璋过于接近,执行力度却远不及太祖,其次,对宦官管束不力,允许他们参与外交和对藩属国的外交,最后,对靖难之役的失败负有一定责任,若不是他把朱棣的军队主力牵制在大宁城下,或许南京早就易帜了。 至于朱厚熜,即嘉靖皇帝,他的经历也非常值得津津乐道。原本他是兴献王朱祐杬的世子,由于大明朝的规矩是“立嫡不立长”,所以在孝宗去世后他没有成为皇帝,而是他的叔叔朱佑樘即位,这就是宪宗。可是到了公元1521年,刚愎自用的宪宗去世了,由太后吴氏临朝听政。
吴太后是兴献王朱祐杬的女儿,也就是嘉靖皇帝的亲姑姑,她认为宪宗的皇后张氏无子,便将宪宗的其他儿子立为太子,把嘉靖推到太子的位置上了。 本来嘛,这嘉靖当皇帝也算是名正言顺,可怪就怪在他这个父亲姓朱,母亲却姓蒋。按照封建王朝的纲常伦理,一个皇帝的母亲低微如妓女,那这个皇帝就是贱民出身,根本就不是正规途径得来的。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嘉靖想尽办法,先是找了一个理由把母亲蒋氏尊为太后,然后又在礼部的帮助下改姓为朱,这样不仅母子双双登基,而且母亲还被尊为太后,实在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