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草有什么作用?
观音草,药典名为“观音座莲”,别名又叫“佛座草、莲花座、龟背草、红头将军、佛脚草”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不耐寒也不耐旱,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地,目前已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观音草“性味甘凉,功能清暑利湿,明目止渴,主治中暑,腹泻,目赤,口渴。” 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功效和用法。
1、治腹泻 有老人说,夏天拉肚子,可以用观音草泡茶喝来治疗;也有人介绍用干姜炒黑,再与观音草同煮,饮其汤汁来止泻。其实,用干姜炒黑然后水煎取汁,加红糖调服,对于细菌性痢疾也有很好的疗效。
2、治中暑 有人将鲜观音草洗净捣烂,加白糖调服,可清凉解毒,用于防治中暑。而将晒干的观音草煎水代茶饮,也有同样的效果。
3、治咽喉炎 有人用新鲜的观音草捣碎取汁,再加冰糖,炖熟服用,对于治疗急性咽喉炎效果不错。
4、治扁桃体炎 将新鲜的观音草洗净切碎,加入适量砂糖,放锅内蒸熟后食用,对缓解慢性扁桃体炎有明显的效果。
5、其他用途 除了药用外,人们还发现,在夏天感冒发烧时,可用观音草煎水洗澡,不但有助于恢复散热,还有预防痱子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