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五行属什么意思?
五行,是中国古代道家关于宇宙演化生克的哲学符号。它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行的“行”字,有“道路”的意思)。这五种物质互相滋生、助长,循环不息。 后来,人们用五行相生相克的概念来解释自然界变化和人类社会现象的种种关系。比如,在医学上,认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在生理上,把五脏之间互相滋生的关系称作“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病理上,把一个脏腑对另一个脏腑的关系称作“相克”,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用药原则。同时,中医还把人体内脏器官的活动与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结合起来,总结出“五脏相应”“脏器虚实”“脏气阴阳”等学说。 除了中医外,我国的针灸、气功、武术也运用五行学说来指导实践。
国外一些探险家、旅行家或移民者,往往采用五行学说给自身以精神力量。例如到东南亚或澳大利亚开拓边疆的欧洲人,他们往往将自己置身于五行图之中,按五行相生的次序把自己安置在由东向西的途中,认为这样就能克服重重障碍,一帆风顺地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