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五行属什么的?
中国有五行,西方有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印度有三性(动能、热力、冷气),古代埃及也有五颗行星,而古玛雅文明更将宇宙分为五大层次…… 可见古人对于“五”这个数字是多么的看重! 而现在人们提起五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算命或者看风水,其实这是中国独有的文明,是建立在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上的产物。
阴者,暗也,阳者,明也。阴阳相生相克,含而不露,此消彼长。 万事万物都可以用阴阳来形容它的性质,比如:刚柔、动静、阴阳、寒热等等。而五行则是阴阳演化而来的: 木火土金水,是说的阴阳在运动过程中所显现出的五种状态。
阴阳是相对静止的,它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并非一个质变的过程。就像是一个水缸,上面铺了一张纸,阴阳就分布在纸的两侧,当阳光投射过来的时候,由于纸张的阻隔,阴阳开始相对移动并发生转化过程——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无形故数之可十,有形故数之可百”。
五行并不是没有形的五个东西,而是阴阳在物质世界中的五个状态。它是可以转化的,且是有规律的转化。 春天的时候,气温逐渐升高,大地万物复苏,此时阳气上升,万物欣欣向荣,这属于木火的阴阳;夏天则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温度最高,属于火的状态;秋季天气渐凉,草木凋零,此时阴气生长,属金的阴阳;冬季天气寒冷,地面积雪,水结为冰,此时阴极盛阳微,属水的阴阳;立春到春分期间,白天时间增长,夜晚时间缩短,阴阳转换的速度加快,就如同小溪流动一般,属于木的阴阳。
中医学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古代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它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金属属金
金属,泛指一切金属元素、类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金属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联合态两种存在形式。金属属于游离态;联合态中主要是各类金属矿石(通常以矿物形式存在),也有人为合成的金属化合物。金属按来源可分为两大类:①来自天然的,如生铁、汞等;②人为合成的,如铜铝合金、钛合金、汞齐等合成的金属,以及金、银、铅、钙等金属或类金属的化合物。金属矿石中有重金属矿物(如铁、铜等)和轻金属矿物(如铝、钡等);金属化合物中有重金属化合物(如镉、汞等)和类金属化合物以及放射性金属矿物和化合物。金属的种类繁多。常见金属按化学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金属,如铁、锡、钨、钒、钼等;另一类是贵金属,如金、银、钼等;另一类是贵金属,如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传统上人们把金、银、铜、铁、锡列为"五 metallurgy metal; metallic elements; metallic compounds; metals; metallurgics; metallurgical raw material 行"。
土属土
土,汉语常用字,读作tǔ,会意字。"土"字的字形就像块地。土,是众多微小的固体颗粒(土壤)的总称。是构成地球表面的一大要素。土,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土具有承载、生化、长养等特性,引申为土地、田地、土壤等义。在甲骨文中,土为象形文字。《说文解字》土部序说:"或字之于土,或系之于人,或因其土壤,或因其封疆。"土有大地、土地、地球的意思,如中国古时被称为"华夏大地"。
水属水
水(化学式:H₂O)一种无机物,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也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自然界不断进行循环,严格意义上为液态水,气态的水称为水蒸气,固态的水,即冰(如冰雹、冰块、冰晶等)。水(液体)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的,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用化学符号表示。
火属火
火指空中的燃烧,古代常以“火”指代光明。是氧化反应的剧烈形式。氧化反应也叫化合反应。火在远古时代也指红色。在古代五行中代表热能。一般燃烧都会伴随着光和热的产生(例如萤火虫和白磷的自燃)火通常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放热、发光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也叫“熊熊火焰” 。火在自然界有天然的和人为的两种出现方式,前者如火山、地热和雷电,后者有摩擦生火、火柴取火以及高温、引燃和爆燃等等。火是一种文明,是人类最早接触,也是现在使用最广泛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