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贴现率吗?
中国现在没有真正的市场利率(其实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贴现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说法 所谓贴现率,用相对专业的说法是: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是以借款者尚未偿还的本息和为计算基础,将未来本息和折合成现值,再扣除银行手续费后,就是商业银行提供给借款者的贷款金额。这个利率叫做贴现率。”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的话就是这样: F=P(1+i)^n 其中F代表贷款总额,P代表未偿本金和利息之和,i代表贴现率,n代表贷款期限。 你可能会问,那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利率是不是就可以看作市场上的实际利率了?严格来说不是,因为贷款利率不包含银行的手续费,而包括银行的手续费,而且考虑到商业银行业务的复杂性以及各银行的差异化,实际上也很难找到这个实际的利率。
在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存款准备金利率来影响市场的资金供给,从而影响投资回报率。 但问题是,中国的银行贷款除了少部分信用贷款外大部分都是担保贷款,也就是资产抵押或质押,这种贷款形式就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放款实际上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自己的风险最低,往往会把利率设定得比较高,这样即使出现风险损失,也不会让自己亏太多;相反如果商业银行认为风险较低,那么就会降低利率,扩大放贷规模,当然这里边也会有一定的经营成本,如贷款调查和审核的费用。
由于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能够反馈市场供求关系的利率体系,所以所谓的贴现率也就不复存在了 至于通货膨胀率,国际上通常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