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什么养不起cba?
1,CBA联赛的门票收入不低(比起NCAA很多场次还要高),但CBA场馆的座位往往比较满(广联达体育新闻中经常报道某场比赛上座率很高),说明很多观众都是挤着坐;而NBA、WNBA甚至CBA上海队和浙江队的现场看台往往是座无虚席且有不少持票观众。所以CBA的工资水平看起来很高但实际上场观众并不多。
2,CBA球队的球员住宿条件看起来相当好(当然比不了NBA,但比起NCAA强很多了),但这只是在比赛期间。在休赛期,CBA的外籍球员尤其是亚洲外援的生活条件可以说很艰苦,住的是青训基地的板房,吃的是大食堂,娱乐生活非常枯燥(篮球+打游戏/看电视)。
3,CBA球队的外教以及高水平内援的生活条件要远远高于本土球员和外援。
4,说到待遇,就不得不提一提CBA的工资制度和NBA的区别了——CBA的工资是固定工资加绩效奖金,而且有工资的球员必须缴纳非常高的个人所得税(60%左右?),而在NBA则是拿顶薪的不交税,其他球员则只交50%。
此外CBA还有“四优先”原则,即国家队成员、优秀城市队员、有资历的老将和部分潜力股球员的待遇会高于其他球队。这个“四优先”的原则导致CBA球队之间贫富差距很大,同时也会让球迷产生仇富心理,比如北京首钢有钱到处签大牌选手而被广大球迷骂没良心。(不过CBA各球队之间的竞争并不是特别激烈,一个赛季下来成绩相差并不大。)